近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发布消息,2025年第六届精准医学大会主论坛——“第七届精准医学高峰论坛暨AI与精准医学创新大会”将于9月19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聚焦AI与精准医学的创新融合快牛策略,邀院士专家、AI与精准医学领域权威专家,围绕AI创新产业、AI与大模型前沿、AI与临床、AI与创新药物、AI与医疗机器人等五大维度展开深入解读与交流,旨在推动我国AI与精准医学的协同创新与产业进步,为AI与精准医学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据悉,本届论坛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主办,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会、智慧医疗分会、数字医学分会、医疗机器人分会、数智口腔分会共同承办,并获得联通数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协力支持。
本次论坛同时将邀请国家、省、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高层次人才、精准医学相关权威学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代表、行业专业人士、国内外研发生产企业领导与技术研发团队、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及各分支机构主任委员、委员、学会单位会员代表、省内高等院校在校生、媒体、投资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参会,会议规模预计达1000人。
专题报告核心亮点一览
1.《数智技术赋能慢性肾脏病精准防治》
报告人:侯凡凡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会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
报告核心: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医学融合。报告以慢性肾脏病防治为例,介绍数智技术在慢性肾脏病精准防控中的作用,包括赋能疾病早期诊断、实现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预测肾病进展及预后风险、评估治疗决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等。
2.《强人工智能时代医疗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的开发和挑战》
报告人:郭书祥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融合医工系统与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报告核心:近年,强人工智能时代医疗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规范化的机器人平台成为医生的智能工具,应用于普通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和妇科等复杂外科手术中,为患者带来极大福音。本报告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下高端医疗机器人 (Medical Robotics)国内外开发综述、强人工智能时代医疗机器人开发的课题和挑战(工学角度如何理解机器人系统开发的难点)展开,并结合本团队开发的医疗机器人实例,就技术成果转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机遇和挑战,解决的经验、创新研发如何与产业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
3.《Data+AI助力精准医学创新实践》
报告人:孙颖智 华为医疗卫生军团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
报告核心:医疗人工智能落地临床面临数据、算力、模型、应用4大方面的挑战。报告结合华为公司在医疗行业的创新实践快牛策略,介绍如何利用算、存、网协同的技术优势和AI工程化创新能力,打破算力瓶颈,提升从AI语料加工、模型训练微调,到应用编排上线的全流程工作效率,助力AI+精准医学的模型创新,加速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落地应用。
4.《利用人工智能增强基因数据分析》
报告人:姚建华 腾讯AI Lab AI+医疗首席科学家
报告核心:基因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影响疾病、表观遗传和衰老。基因组学的进展增强了我们对生物系统的理解,并推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然而基因组数据的分析需要复杂的计算方法。本次演讲将探讨AI在基因组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助力个性化医疗方案和精准医学发展。
5.《医院AI大模型实践》
报告人:杨钦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
报告核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医院AI大模型创新实践成果显著。构建广东首个医疗行业“数据湖”,治理了医院自2012年以来5200余万人次门急诊与124余万人次住院患者的全量数据,建成三院数据标准集,打通数据孤岛,形成超300亿条、30TB数据资产底座。接入大模型打造“三院私域GPT”,赋能医院管理;开发手术、预问诊等系统,提升诊疗与就医体验。在疾病诊断上,AI达高年资专家水平,成果广泛转化,还荣获多项大奖 。
6.《白内障防治智能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报告人:刘臻臻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核心:白内障是全球首要致盲眼病,本报告针对白内障传统防治模式面临的困局,介绍了团队构建的覆盖筛查、诊断、手术规划与培训的智能防治体系。首创Visionome三大算法,实现早筛早诊(诊治年龄提前6年,漏诊率降32%);建立“三不依赖”筛诊体系,支持手机自助筛查与无感检测;研发DeepSurgery手术规划与培训系统,将医生培养周期从10年缩短至2.5年。技术已推广至全国29省,获国际指南采纳及WHO认可,大幅提升诊疗可及性与效率。
7.《从医疗大模型到患者画像:个性化精准健康服务》
报告人:陶晓东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核心:随着医疗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迭代,人工智能在医学文书解析、医疗场景下的超拟人交互快牛策略,以及关键信息提取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报告简要介绍医疗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在个性化患者管理实践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全流程患者服务及个性化减重方案等场景的技术赋能路径。
8.《经自然腔道智能介入机器人:规划、导航与在体诊断》
报告人:顾运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报告核心:经自然腔道的介入规划与导航的核心任务是基于术前规划路径与术中实时影像感知分析,引导介入器械到达病灶位置。医疗机器人辅助介入实施流程依赖于多尺度医学影像支持。以CT与MRI等毫米级术前宏观影像为手术实施提供规划;基于内窥镜的术中亚毫米级介观影像是环境适应与定位导航的可靠信息;同时,术中的微米级微观影像为术中实时诊断与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次报告主要围绕计算机辅助介入流程中的影像计算问题,涉及“宏观-介观-微观”多尺度影像信息,介绍规划,导航与在体诊断相关研究成果。
9.《人工智能在中医药的应用前景》
报告人: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报告核心:AI与中医诊断结合的基础,AI赋能下舌诊、脉诊研究进展,AI赋能下中医诊断智能化发展方向,AI赋能中医诊断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AI结合多组学方法在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应用。
10.人工智能在肺癌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报告人:钟文昭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
报告核心:报告将深入探讨AI在肺癌管理全流程的核心价值,包括辅助低剂量CT提升筛查效率、助力影像精准诊断、优化手术方案、辅助术后诊疗及综合治疗策略制定、强化术后随访监控。特别分享团队在三维重建流域地形图的原创成果,以及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的肺癌诊疗决策系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1.《mRNA医学与AI》
报告人:回爱民 惠正奇医药董事长兼CEO
报告核心:AI在生物医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报告人认为:对于小分子和抗体研发,AI是可选项,但是对于mRNA药物研发,AI是必选项。本报告结合惠正奇医药研发进展,重点介绍mRNA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AI在mRNA医学,肿瘤疫苗领域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12.《数智医疗落地应用挑战与探索》
报告人:杨风雷 联通数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疗数据官
报告核心:结合时下“人工智能+”的热点话题与行业动态,解析目前行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所需要的高质量数据集如何构建,数据挖掘与智能化应用如何完成全流程数据溯源,围绕医疗健康行业体系,有哪些具体可落地的数据智能化应用场景,围绕“数”与“智”,医疗卫生行业面对未来发展,如何做好数智化转型。
13.《医生想法到产品普及- AI创新转化全程实践》
报告人:张鸿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报告核心:技术突飞猛进,AI医疗遍地开花,但能否转化落地、实现收费是关键难题!看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如何联合同行、科学家、以及科技公司,从一个想法开始,实现神经介入相关AI治疗成功轮,并获得全国第一张AI+治疗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跑通了医疗定价和商业化环节,实现过亿产值,完美落地!
2024年度广东省精准医学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同期举行
“广东省精准医学科学技术奖”由学会于2021年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设立,是全国首个以精准医学为特色的科学技术奖。该奖项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创新奖三类,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精准医学创新,促进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并从中挖掘出一批在精准医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精准医学发展中卓有建树、在精准医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创造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先进个人或组织,为我省建设生物医药强省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经组织评审、公示等程序,我会决定授予“脊柱退变疾病精准诊疗关键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推广应用”成果项目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牙列缺损修复纯钛种植体超洁净亲水表面活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3项成果项目科技创新奖二等奖,授予“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研究”等2项成果项目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精准医学大会系列活动同期举办,共促融合发展!
论坛同期,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的“2025第六届精准医学大会”系列活动将于9月19日-21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同步开展。大会依托学会资源优势,涵盖科技前沿、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成果转化、产业促进及科普大赛等多个维度,系统策划40余场专题活动,全面推动精准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与产业协同,助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与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官方网站。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